液压与气压传动

所属栏目:核心课程建设
发布时间:2015/06/25 12:57:17

重庆理工大学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课  程  名  称:    液压传动及控制   

专  业  名  称: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学 术 负 责 人:     朱新才       

执 行 负 责 人:     甘  彬       

所  在  学  院:   bet5365备用网址   

申  报  时  间:     2013/5/15    

 

 

一、课

课程名称

液压传动及控制

课程群名称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核心课程

学时

32

学分

2

课程群包含课程门数

5

课程平台

□学科基础课程            ■  专业课程

课程性质

□ 理论课(不含实践)     ■ 理论课(含实践)  □ 实验(践)课

课程建设

基础

  • 国家精品课程  □市精品课程  □校精品课程   □ 校重点课程

 □ 国家双语课程  □市双语课程  □校双语课程   ■其他 院示范课程          

课程群包含课程

1. 材料力学

2.机械设计

3.机制制造技术基础

4.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5.液压传动及控制

 

近三年授课人数

500(人次/学期)

课程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课程之间的关系

液压传动及控制是一门讲授在机电设备的原动机与作业机构之间采用流体压力能的形式实现传输变换速度和力的工业技术课程,是与机械传动、电气传动等齐名的传动形式之一。主要内容为元件、回路和系统等,课程具有很强的系统性;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培养计划中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同时适用于我校车辆工程、地面武器机动工程、材料成型及自动化等相关专业的本科课程,也是一门与工程实际密切相关的技术学科。课程涉及机、电、液和控制等学科,综合性强,而且还提供了对先修课程中所学知识和技能,诸如机械原理、控制工程基础、工程流体力学、工程材料、理论力学和材料力学等一个综合运用、扩充巩固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机会。它是学习机电传动控制、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械制造装备设计等后续专业方向课程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的基础,是高等工科院校中近机械类专业一门主干课程。同时起到由学科基础课程向专业方向课程过渡的作用。

课程群内各课程对应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目标与专业课程对应关系表)

专业培养

目标

机械设计

能力

机械制造

能力

技术开发

科学研究

生产组织和管理

与本课程对应关系

培养学生采用流体压力能的形式来实现原动机与工作机构之间速度和力的传输变换;培养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等技术资料的能力。

培养相关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护维修的能力。

培养利用液压传动的方式对机电液设备及相应的工装辅助设备的开发能力。

根据本课程系统性、应用性强的特点,培养学生本领域的理论基础及基本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与其关系不太密切。

 

                       

 


 

二、项

学术负责人姓名

朱新才

性别

出生年月

1954.12

现任职务

党委书记

最后学历/学位

研究生/硕士

职称

教授

承担的主要工作:

1、根据国内外课程学科发展动态,结合课程实际,负责组织编制、修订本课程方向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2、负责组织课程建设项目申报、管理以及相关经费使用。

3、组织本课程开展学术交流活动、组织申报各类科学研究课题和开展各类技术服务。

4、根据课程发展需要,制定课程师资培养规划和人才引进工作。

执行负责人姓名

甘 彬

性别

出生年月

1964.1

现任职务

 

最后学历/学位

研究生/博士

职称

副教授

承担的主要工作:

1.负责执行本课程方向的学科建设与发展规划;

2.负责执行课程建设项目申报、管理以及相关经费使用;

3.负责组织理论教学大纲和实验教学大纲的修订;

4.负责组织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及建设;

5.负责组织实践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及建设;

6.负责组织教学参考资料的编写;

7.负责组织网路课堂的建设;

8.负责组织课程考核办法的制定;

9.每年承担本科生或研究生教学任务,教学内容能够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最新成就,且效果良好。

主 要 成  员

姓名

性别

年龄

职 称

承担任务

杜柳青

38

副教授

理论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及建设

蒋强

36

副教授

实验教学大纲的修订、教学参考资料的建设

袁冬梅

40

讲师

课程考核方法改革、教学参考资料的建设

项文君

36

讲师

网路课堂及视频公开课的建设

王伟

32

实验师

实践教学内容、方法的改革及建设

 

 

 

 

 

 

 

 

 

 

 

 

 

 

 

                                 

                     


 

 

 

 

 

 

 

 

 

 

 

 

 

 

 

 

 

 

 

 

 

 

 

 

 

 

 

 

 

 

 

 

 

 

 

三、师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助教

 

负责人及成员近三年参加教学与科研工作情况及成果)

负责人及成员近三年来,全部人员每学年都担任了液压传动及控制理论教学、课程设计和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指导工作,教学质量良好。

近三年来,团队成员获得专利5项,发表教学及科研论文50余篇,主持的主要科研、教研项目如下:

项目名称

项目性质

起止年月

负责人

中国城市生活垃圾在机械炉排上输送动力学行为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11.1-2013.12

朱新才

垃圾焚烧发电厂渗透液处理新工艺与装备研发

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2011.9-2013.9

朱新才

智能小容量绿色节能离网供电系统

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2012.6-2015.9

朱新才

大型机械炉排式垃圾焚烧炉成套设备

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项目

2007.12-2010.12

朱新才

生活垃圾综合处理与资源化利用技术研究示范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子课题)

2006.12-2010.12

朱新才

垃圾焚烧发电关键技术研究与产业化

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2007.1-2010.12

朱新才

垃圾发电厂高速离心式雾化器研究与开发

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2006.1-2009.12

朱新才

一种基于混沌理论的胶囊重量测量精度问题研究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07.05-2009.02

杜柳青

基于机器视觉与混沌特性的磁瓦缺陷检测关键技术研究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

2011.09-2013.07

杜柳青

航空管矫直关键技术与检测方法

重庆市科委科技攻关

 

蒋 强

机械工程系列核心课程交叉渗透的研究与实践

重庆理工大学教研项目

2011.09至今

杜柳青

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为目标的《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重庆理工大学教研项目

2009.09-2010.12

杜柳青

一般本科院校专业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整体优化与实践

重庆理工大学教研项目

 

蒋 强

机电一体化方向课程体系改革及其课程组优化

重庆理工大学教研项目

2008.7-2010.6

袁冬梅

突出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的机电专业课程设计的教学改革 

重庆理工大学教研项目

2011.5-2013.1

袁冬梅

液压传动及控制示范课程建设

重庆理工大学汽车学院教研项目

2011.7-2013.6

甘  彬

 

 

 

(负责人及成员近三年获奖情况)

序号

获奖时间

获奖级别

获奖项目及名称

获奖等级

人员及排名

1

2011.12

国家级

翻引钢机械手

四等奖

朱新才第1

2

2010.3

国家级

实施“万千百十”工程,培养行业紧缺应用型专门人才

二等奖

朱新才第1

3

已公示

省部级

锅炉钢管生产的性能控制与节能技术

二等奖

朱新才第2

4

2007.4

省部级

棒材强力穿水冷却系统

 

二等奖

朱新才第1

5

2009.2

省部级

垃圾焚烧发电厂液压及控制系统

三等奖

朱新才第2

6

2010.4

省部级

《生活垃圾焚烧炉及余热锅炉》国家标准编制

三等奖

朱新才第6

7

2011.5

省部级

垃圾发电厂用高速离心式雾化器

三等奖

朱新才第2

8

2012.10

省部级

汽车设计与空气动力学

二等奖

袁冬梅第5

9

2012.9

校级

以培养学生工程设计能力为目标的《机电传动控制》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二等奖

杜柳青第2

10

2008.12

校级

5.立足企业实践,培养工程应用型实用人才

二等奖

杜柳青第2

11

2011

校级

6.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二等奖

杜柳青第2

12

2012.3

校级

基于创新能力培养的机械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改革

二等奖

袁冬梅第1

 

(存在的主要问题)

课程组共由8名专职教师和1名实验师组成,总体上是一个年富力强、在教学及科研工作中勇于进取的优秀团队。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两个方面:

1)研究课题中与本课程密切结合的课题太少,对课程的支撑力度较弱。团队需要充分扩展科研途径,大力发展与课程相关性较强的课题研究,将理论知识充分运用到实际生产中去,解决生产急需问题。

2)师资队伍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比较合理,但正高职称人数比例偏少,职称结构有待进一步改善;

3)师资队伍普遍工程背景较弱,有待改善。

 

 

上一条: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下一条:机械制造技术基础

关闭